广告
秉承“卓越管理实践,成就企业精英”的创刊使命,经理人参阅已连续14年推出中国十大管理实践评选。2016年的评选以“新常态 酷制造”为主题,甄选出10例中国优秀管理实践及企业代表。他们的实践,代表着中国制造在过去一年面临严峻挑战所付出的努力;他们的坚守和韧性,代表着中国制造未来不断崛起的脊梁。
“2016年中国十大管理实践”评选活动自6月开始筹备,于9月26日正式推出,在经理人参阅网站、微信以及线下各渠道获得热烈反响;至10月14日投票结束,共累计读者投票逾58万张。
以读者投票、管理专家评审、编辑部意见各占三分之一得分的方式,合计每项候选管理实践的总得分,从中甄选出10例得分最高的管理实践,最终出炉了“2016中国十大管理实践”获奖名单(详见“2016中国十大管理实践”专题http://ceconline/bp)。
评审专家李奕滨接受经理人参阅采访,就今年的中国十大管理实践呈现出来的规律,及其在应对经济新常态和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经理人参阅:从整体上看,这十大管理实践呈现出怎样的规律和特点?
李奕滨:中国企业发展往往具有盲目性,经济理论与企业实践往往严重脱节,各自弹唱。所以理论是苍白的,实践也很无序。连续14年的经理人参阅的“十大”评选活动,做得很执着。尤其是今年这期评选主题,令人眼睛一亮。这次评选出的结果是经过50多万人的投票,参与面较广,影响力巨大。评选出的结果,代表性强,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说是破解市场经济成功大门的十把钥匙不为过。每个企业有自己独到的管理特色,并适合企业发展。《经理人参阅》甄选出的 “2016中国十大管理实践”,我认为,是具有时代特征,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成功范例。
经理人参阅:在你看来,这十大管理实践在帮助企业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与机遇上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奕滨:这十大管理实践无疑都是现代管理型的企业,这是十大案例共同特质,而更主要的是十个案例体现着着经济新常态下十大新锐经济观念,可以说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的十把金钥匙。论其成功秘诀,本质在于都是以新的发展观、管理观作为发展和经营的核心支撑。但是市场经济是变幻莫测的,不可能期待一把钥匙打开所有大门,不可能拘泥于一定的规则和定论。关键在于活学活用,把握精髓。中国做企业,有跟风的特点。这也不完全是坏事,但不能简单盲从,复制经验。要跟就跟理论之风,时代之风,这就是评选和推介的意义所在。
经理人参阅:你认为在我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这十大管理实践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奕滨:消费者是上帝这是永恒不变的真谛,而吸引上帝的不变法宝就是产品的精制与新潮。一种产品的推出和走俏,靠的是独到的管理眼光和经营之道。在这纷繁变幻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面向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多元化,中国制造业最终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必须遵循“新常态 酷制造”的法则。能够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并矢志不渝地付诸实践,用创新的管理和创造的智慧不断打造中国制造新品牌,释放出新魅力。这样的坚守和韧性,才能真正撑起中国制造的未来。在我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这十大管理实践值得企业家学习,更值得理论界关注,深入研究,系统分析,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关产品:
- 经理人参阅:人力资源管理
- 经理人参阅:人员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战略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文化建设
- 经理人参阅:企业管理实务
- 经理人参阅:创业管理学
- 经理人参阅:商业模式与商业思维
- 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
- 经理人参阅:情商与社交
- 经理人参阅:领导力提升
- 经理人参阅:市场营销
- 经理人参阅:项目管理
- 经理人参阅:精读MBA
- 经理人参阅:绩效管理
- 经理人参阅:销售与销售管理
- 经理人参阅:谈判
- 经理人参阅:有效沟通
- 经理人参阅:科学决策
- 经理人参阅:变革管理
- 经理人参阅:创新
- 经理人参阅:自我管理
- 经理人参阅:演讲与口才
- 经理人参阅:人才管理
- 经理人参阅:决胜职场
- 经理人参阅:财务基础
- 经理人参阅:精读德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