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创新成为企业的基因

2016年9月30日

广告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创新的好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坏时代。

出版人简介

裴克为
出版人兼环球资源企业事务总裁

裴克为先生负责中国领先的商业管理媒体的销售、市场推广及营运事宜。裴先生同时管理环球资源的市场推广及企业传讯工作。
裴先生于1986年10月加入环球资源,1989年至1992年期间负责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务,1992年至1999年期间出任公司中国地区的总经理。在1999年至2010年期间裴克为出任环球资源首席运营官一职。裴克为毕业于耶鲁大学,主修语言学。

好消息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先后出台,创新大气候正在形成。坏消息是,许多企业尚未从创新中获得实际的成果,创新所需的内部系统仍未建立,低价竞争策略仍然被固守(低价竞争的通病病根竟然是定价战略)。

以创新突破低价竞争的困境,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共识。大多数出口企业预计产品创新是中国下一轮竞争优势。他们也告诉我们,市场反馈是创新的源泉。我们也从环球资源展会上观察大多数从中国进口商品超过10 年的海外买家,其需求和偏好一直在演进。如今,他们更偏爱中国供应商生产创新性产品。

在许多公司,创新什么,如何创新,都是由企业决策者拍脑袋决定。一旦决策者变更,或其关注度发生变化,创新便难以为继。那么,企业如何打造有效的系统,实现系统性创新,确保创新能够持续地进行?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阮芳看来,企业要具有系统性创新,就要有容错机制,勇于自我否定,并具有危机意识。AIM俐钜创新研究院CEO 兼首席创新官詹长霖也认为,建立系统性创新的管理机制,企业应该允许有条件的失败,不断试错,并鼓励失败者(让创新系统落地)。

在硅谷,就有专门的会议组织致力于从初创企业失败案例中学习,并为失败喝彩。实际上,与成功相比,失败教给我们的可能会更多,前提是我们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而不是尽力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只有6% 的出口企业相信创新主要产生于其内部的创意。与此相比,一些更大的全球性企业大幅投资于内部的文化和系统建设,以鼓励创造力和创新。艾仕得涂料系统公司不久前在上海庆祝了它的150 年发展历程,这家全球涂料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就创建了一套名为“艾仕得之道”的运作系统,促进创新的持续改善(创新的“艾仕得之道”)。该公司的经验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参考。

“卷首语”集萃:

·链式管理超越客户期望

·中国制造的新希望

·专利越多越好吗?

· 未来,为何而来?

· 从我“需要”到我“想要”

· 为何99%的创客都失败了?

· 如何将创造力众包出去?

· 哪些管理话题红了10年?

· 丑闻or口碑,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品牌?

· 什么让我们坚持了13年?

· 相互怀疑加剧外贸危机

· 信息化的“勇敢新世界”,谁能看清?

· 被误译的“创客运动”

· 成功的前提是先学会做梦

· 从0到1,你会吗?

· 痛点才重要

· “土老板”的好奇心

· 够“软”才有未来

· 痛则思变

· 新常态下的管理实践

· 中国制造新征程

· 构建软实力:创新、教育和创造力

· 致新生代

· 无形胜有形

· 点亮创新之光

· 成长的选择

· 关键时刻,现在开始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