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扫货”你采购初创企业了吗?

2016年8月29日

  当硅谷的初创企业被像谷歌、脸谱、英特尔、思科、微软、3M这样的大公司横扫过后,人们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块产业的金矿。于是,更多的大公司有了创新的妙方:采购初创企业。

  万事达卡副总裁史蒂芬·韦伯(Stephane Wyper)日前亲自坐阵上海和平饭店,他要在一批前来参加竞赛的创业企业中选出有潜质的项目,他的另一个头衔是万事达卡“创业直通车”Start Path全球项目负责人。

  在来到中国之前,韦伯两周前刚结束了在加拿大的评选。自2014年“创业直通车”项目启动以来,万事达卡已经选中并且支持了一批创业企业,覆盖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物流以及大数据等多个科技领域。

  当硅谷的初创企业被像谷歌、脸谱、英特尔、思科、微软、3M这样的大公司横扫过后,人们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块产业的金矿。初创企业对传统产业的颠覆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新机遇已不容小觑。这些初创公司不缺新技术、新思维,但缺的是资金和资源,传统企业却与之相反。于是,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交易市场,可以在某一项技术上进行合作,公司也可以通过战略投资借力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比内部创新更有效率。

  于是,更多的大公司有了创新的妙方:采购初创企业。与商品采购不同的是,采购方必须展示足够的诚意和能力才能赢得初创企业的心。2016年,金融领域的万事达卡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拜耳在中国开始了这样的寻找。

  用初创企业来提升创新效率

  世界瞬息万变,传统的支付方式正在被巨变的商业环境改写。这迫使以支付服务为本业的万事达卡去思考如何借助外部创新来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而不是局限在支付本身。

  万事达卡创新实验室带着这样的前沿思考而生,在过去数年间已经开发了数百项创新原型,广泛覆盖支付受理、授权、P2P 支付等领域。但是公司并不希望创新只是由内部来垄断,这会带有某种趋同性。外部的创业者总是会以某种形式逆袭传统产业中的巨兽,就像柯达被数码技术剿灭,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和由此孕育的生态系统中宣告破产。创新的点子在大型企业内部往往因为利益之争无法孵化长大,但如果不早做筹划,便很有可能被外来的“野蛮人”摧毁。针对外部创业企业的“创业直通车”便是创新实验室中的项目之一。“但内部创新和外部的创投应该是互补的。” 韦伯说。

  Tips:硅谷知名学者,《创业者手册》作者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观点

  大多数大公司管理着三种创新,分别是工艺创新(让现有的产品更优秀)、持续创新(在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创造新的元素)和突破性创新(开发以前并不存在的产品或服务)。那些公司利用创新组合来管理这三种创新,要么内部创新,要么收购,要么与公司以外的资源合作。

  企业创新不乏捷径,“创业直通车”无疑是独特、有效的那一条路径。

  首先,万事达卡将入选的公司视为未来可能的战略合作伙伴或者是潜在的投资对象,为  入选的初创企业提供长达六个月的虚拟创业支持。万事达卡为此建立了一个“导师团”——由60多位精通一个或多个上述领域的员工组成,为项目中的企业提供帮助。

  其次,初创企业可以通过这一项目接触到万事达卡的内部客户网络。像西班牙最大的银行桑坦德银行、日本最大的网络零售商乐天公司和韩国第二大信用卡业者三星信用卡都是其客户,也都走在技术创新浪潮的前列。万事达卡借助初创企业的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支付领域。比如,爱沙尼亚的初创企业Ridango提供一个开环的交通票务系统,爱尔兰的Xpreso旨在消除电子商务中的分歧冲突,多伦多的Nymi提供的是一种穿戴设备,它通过用户的心电图来进行身份验证。万事达卡的目的就是给他们投资、合作,然后把技术带向市场。

  在中国寻找新机遇

  在自身的业务领域,万事达卡对于中国市场的移动支付一直有详细的规划和完整的战略,并且已经拥有不少领先技术,但因为在中国无法取得本地清算的牌照,只能将业务进行化解,尝试通过一些全新的金融解决方案来赢得与本地银行的合作机会。当旅游和跨境购物浪潮兴起时,2014年万事达卡和建设银行共同发布龙卡万事通电子钱包,实现跨境移动支付,既可以在App中进行支付,也可以将手机和POS机对接。

  这样的创新点子万事达卡还需要更多,以备业务空间的拓展。

  在中国备选的创业项目中,上海牛娃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牛娃”)进入了公司的视野,这是一家专为没有信用记录的“白户”提供现金贷款的公司。

  “信用白户”中有不少是大学生以及刚离开校园的年轻人,他们是未来的消费主流。传统银行在授信时通常基于可抵押的实物资产,授信成本高,无法覆盖这些人群。但在数字时代,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风控模型得以低成本的解决,反倒为创业企业留下了空间。

  “牛娃”的模式是与渠道和商户合作,为终端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这些渠道有培训网站、游戏网站、旅游网站、医疗保险公司以及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等,年轻人对这些服务有着强需求,消费者通过网络寻求相关服务时,留下丰富的数据足迹。牛娃可实现对客户的秒级授信审批,没有任何人工干预。通过服务渠道客户,公司解决了获客成本的问题,渠道也能提高付费客户的转化率。同时,用户在平台上积累的交易数据都能进入牛娃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建立起“信用白户”的分类,进而提供优质服务,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圈。

  上海牛娃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乔扬说,“终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不同,风险也不同,所以非常考验风控能力。万事达卡可以从数据源角度给予我们补充,也可以从授权策略和反欺诈角度对我们有一定的指导。”

  韦伯关注的则是牛娃在细分市场的表现,“我们关注的是金融的包容力和数据的价值。”金融包容力是将银行体系没办法借贷的客户纳入信贷体系,但基础是信用数据的建立,这正是万事达卡看中牛娃的地方,这些累积起来的信用数据可以帮助银行在扩大用户群的同时降低信贷风险。

  在参与项目竞选的企业名单中,还有一家从事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梅吉科技。在AR和VR技术的生态链中,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全新的。创始人朱郁丛说,“我们原来做人脸支付,但已经错过了先发的时机,所以想借助一个全新的生态链实现弯道超车,这需要与支付产业中的核心公司建立关系。”

  与从零孵化创新企业不同的事,这些已经初具规模和技术的企业需要的是一个借力发展的平台,而万事达卡则希望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技术,给像跨国银行和跨国零售商这样的核心客户带来洞见,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