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越多越好吗?

2016年7月1日

  “数据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智慧。”这句话出自美国科学家克利福德• 斯托尔(Clifford Stoll),他因为挖出了一名破解密码并企图为俄国人刺探军事机密的间谍而声名大噪。斯托尔还说过:“要把你的密码当作牙刷一样:从不给别人用,每6 个月换一次。””

出版人简介

裴克为
《经理人参阅》出版人兼环球资源企业事务总裁

  裴克为先生负责中国领先的商业管理媒体《经理人参阅》的销售、市场推广及营运事宜。裴先生同时管理环球资源的市场推广及企业传讯工作。
  裴先生于1986年10月加入环球资源,1989年至1992年期间负责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务,1992年至1999年期间出任公司中国地区的总经理。在1999年至2010年期间裴克为出任环球资源首席运营官一职。裴克为毕业于耶鲁大学,主修语言学。

  有时候,某些重大创意要在问世很久之后才创造出价值。最近厦门新页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许阿义在经理人参阅论坛上说,他对无线充电技术的未来满怀激情。这一技术背后的创意来自于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9 世纪时曾与爱迪生共事的一名天才科学家。而直到今天,在跨国公司共同拟定出标准协议之后,这一技术才得以商用。

  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是否能成为下一波全球创新大潮的源头?许多人希望如此,并拿中国不断增加的专利数量作为佐证。可这个证据并不充分,因为许多专利并未应用于市场,进入多个跨国市场的更是少之又少(参见文章:专利战,中国企业的成 人礼)。在信息经济中,穷人或富人的差异并非在于现金,而在于创意和知识产权。当然创意的价值有高低,有大小,实话说,微创新通常不靠创意,而在于执行。

  Twitter 和Uber 的投资人克里斯• 萨卡(Chris Sacca)喜欢说:“创意不值钱。执行才是一切。”执行往往意味着要打破边界,同时也必须就合作制定标准。出色的执行和协作有时候是保护和完善知识产权的关键(参见中集天达的例子》。或许,体现知识产权健康发展程度最理想指数,应当包含一个国家审理专利纠纷的数量。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专利纠纷的处理结果如何?专利的所有人会得到保护和尊重吗?

“卷首语”集萃:

· 未来,为何而来?

· 从我“需要”到我“想要”

· 为何99%的创客都失败了?

· 如何将创造力众包出去?

· 哪些管理话题红了10年?

· 丑闻or口碑,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品牌?

· 什么让我们坚持了13年?

· 相互怀疑加剧外贸危机

· 信息化的“勇敢新世界”,谁能看清?

· 被误译的“创客运动”

· 成功的前提是先学会做梦

· 从0到1,你会吗?

· 痛点才重要

· “土老板”的好奇心

· 够“软”才有未来

· 痛则思变

· 新常态下的管理实践

· 中国制造新征程

· 构建软实力:创新、教育和创造力

· 致新生代

· 无形胜有形

· 点亮创新之光

· 成长的选择

· 关键时刻,现在开始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