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VS 产品驱动,你找对标杆了吗?

2016年6月2日

  “你若端着,我便无感。”这是“90后”们的名言。都说年轻人身上有未来的味道,你若看不懂就看不到未来。

  中兴通讯总裁明白这个道理。他在去年发表的致全体员工信中,特别提到了90 后消费者的需求新变化,并引用上述90 后用语,呼吁公司和产品都要“酷”起来。酷,是中兴未来三大核心思想之首。

  酷,也是中国制造的未来。现在的消费者追求的是和别人不一样,有独特亮点的产品。买家服务于消费者,所以他们也跟随消费者要求各种各样的新的亮点,他们寻找的也是“酷”产品。同时,卖家希望找到酷的买家。

  酷的买家是什么样子?要想找到这样酷的买家,我们必须要有自己酷的产品,如何做出酷的产品?扬智咨询集团华南区总经理李学军在《经理人参阅》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分享了他对中国制造未来的判断。

  酷制造的四个脚步

  百年级的质量意识—品牌的支撑是质量,如果质量不到位,所有品牌的投入全都会打水漂。那些红极一时的企业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其中可能品牌宣传推广不错,但是没有坚实的质量的支撑,那些投入最后都换不来品牌。

  世界级创新的方法—虽然创新的东西都是天上掉馅饼、突然灵光一现,但创新绝对有方法、有套路,如果学会了正确的创新方法,就不需要靠个人的聪明或拍脑袋想出来一个好的idea。

  精益级的节约意识—企业要盈利,就要用比较合适的成本,做出很酷的产品。精益级的节约意识一定要有。丰田公司年报出来后人们看到,其利润已经连续四年荣登冠军的宝座,超过了高档轿车劳斯莱斯和中高端品牌奔驰、宝马,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公司。这都源于丰田公司推行精益制造、精益生产的理念、方法,使它的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酷的制造方法—酷的创作可能不会因循守旧,一味遵循那些传统的制造方法,如果是这样我们的产品可能就酷不起来,或者说酷起来了需要很高的成本,不划算。酷的制造方法比如3D打印已经应用很广泛了,比如牙科大夫用3D 打印假牙半天之内即可完成,而以前则需要一到两周时间。

  找对标杆,你就成功了一半

  谈到创新,李学军指出,市场和客户是企业发展最好的老师,要构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的技术。

  技术驱动型企业要有自己的产品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其技术创新的标杆应该选择华为、微软或者谷歌这些优秀的企业,大家看到谷歌看起来用了很大的精力处理公司现金流的问题,其实它用了80% 的精力在研究引领世界的新技术,而以产品创新为主线的企业,需要研究GE 和三星这两个世界型的标杆公司,学习他们如何利用价值链的分工,制造出酷的产品。

  创新的方法很多, 李学军介绍说, 其中DFSS 是一种信息驱动的六西格玛系统方法,通常应用于产品的早期开发过程,通过强调缩短设计, 研发周期和降低新产品开发成本, 实现高效能的产品开发过程,准确的满足客户的要求。DFSS 通过基于项目的确认(Identify)- 设计(Design)- 优化(Optimize)- 验证(Validate)四个阶段来实施。又分为流程设计、产品设计和创新设计,通过四大手段,将战略定位、盈利模型、价值链的整合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化。

  此外,企业还可以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中流程改善的重要工具DMAIC 的方法论,把产品的质量控制做好,这个工具也可以应用于渠道销售、客服、市场,这在汽车行业特别明显。中国汽车制造正在转型,虽然卖整车已经赚不到很多钱,但是汽车零配件行业、4S 店的保养和售后服务,其比卖整车还要赚钱,靠服务赢利是制造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没有创新人才,酷制造免谈

  李学军还强调,不光是产品酷,管理模式要吸引年轻人。现在企业的主力军可能已经不只是80后、90 后,00 后甚至很快加入到职业队伍里,这些人跟 60 后、70 后的想法不一样,如果这个企业做得不开心,即使是再高的代价、再高的薪水这个事情他也不愿意做。

  要创新最关键的是什么?李学军指出,创新最关键的是人,要有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企业不能因为要创新就把现有的员工全都换掉,只有通过培训引导并改变他们的思想,并通过新的制度来固化他们的行为。

  企业有了酷文化,才能够吸引到创新能力的新人,同时不断物色那些有合作精神、独立精神、学习精神、奉献精神和丰富知识结构的人加入,才能消除企业发展中的创新人才瓶颈。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经理人参阅》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的技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