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将重新定义对外贸易

2016年4月27日

  编者按:2016年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4.2%。而此前6年,我国出口增速一直在个位数增长区间徘徊,2015年甚至出现了6年来首次负增长。这说明,作为入世后10年间出口年均增长21.7%的全球贸易最大赢家,中国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对外贸易,正面临可持续性问题,正在丧失的竞争优势给所有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亚洲新兴国家正在崛起,它们有可能抢走中国制造的生意。如马来西亚在出口组合多元化方面表现突出,而越南将自身定位为中国的替代者,力求在越发复杂的亚洲区域内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些都将为中国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从经济学人智库近日发布的韩礼士基金会可持续贸易指数中,中国企业或可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长久以来,人们以为贸易只是单纯的货物买*卖,但最近,韩礼士基金会试图用可持续贸易指数来对这种买*卖行为进行衡量——那些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层面表现不佳的国家,在未来的对外贸易中极有可能处于劣势。

  这份日前由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报告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个层面对亚洲19国和美国进行了考察,在对外贸易指数中首次引入“可持续性”这一标准。为撰写此报告,经济学人智库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其间采访了世界各地多家机构的高层主管和行业专家,包括联合国经济开发副秘书长Lenni Montiel、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环境经济学家Aaron Cosbey,以及三星电子副总裁兼企业可持续管理处总监Soo Ha Baik等。

  该指数旨在说明,虽然贸易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若无法负责任地管理环境,不努力全面开发社会资本,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的贸易。在环境和社会层面落后的国家不可能实现贸易的长效繁荣,无法得到外国直接投资的青睐,也得不到多边发展组织的拨款和资助。这将提醒政策制定者、业务执行者以及公民社会的领导者,在管理和推动国际贸易时全盘考虑各种因素。

  新加坡领跑,缅甸垫底

  亚洲最富有的经济体在韩礼士基金会可持续贸易指数中名列前茅。新加坡位居榜首,韩国和日本紧随其后,三者得分都高于美国——美国作为全球基准,排名第四。香港和台湾位居前六,而中国大陆在这20个国家及地区中排名十二。

  报告指出,20世纪后半叶,这些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凭借的是快速工业化、财富大量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致富过程中,他们还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特别是提高劳工待遇与更有效地保护环境。以排名第一的新加坡为例,贸易一直是新加坡发展的核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短短五十年内,通过制定经济方针、严谨的人力和自然资本管理制度来取得这样的成就。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个层面可持续均衡发展,将让新加报极有可能在今后更长的岁月里继续保持亚洲“靠贸易促经济发展”的第一国地位。

  位居第七的马来西亚是指数中表现最优秀的新兴经济体第一,排在其后的是泰国。泰国和马来西亚在前几个月经历了不少难关,不光是国内政治动荡,还有美国紧缩的货币政策给发展中市场造成的压力,但这并没有改变两国贸易制度相对较高的可持续性。过去几十年,两国都在大量修建必需的基础设施(主要是信息技术、运输和物流),在支持贸易的同时实现了收入的稳定增长,并且加速了本地区的商贸自由化进程。这些优势再加上不断提升的高等教育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即从低端的半成品和自然资源出口转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和服务,正是东盟较贫穷国家梦寐以求的道路。

  南亚和东南亚的较贫穷国家在指数排名中垫底,包括孟加拉国、缅甸和巴基斯坦。报告认为:这些国家都具备可持续贸易的潜力,但受多种因素阻碍,例如缺乏出口多样性或者没能开发人力资本。开放经济不久的缅甸在很多方面还是这个领域的一张白纸,或许可以从指数结果中获益良多。

  中国对外贸易的各种问题在指数中也有所反映,比如贸易成本过高、劳工条件差、教育成效低下、空气和水污染严重、贸易中的碳排放量过大等。

  技术投资助力可持续贸易

  东南亚的几个贫穷经济体——柬埔寨、越南和缅甸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占 GDP 百分比都排名前五。这样的情况源于其经济规模较小,但也意味着少量而踏实的措施可以取得大范围的成效。最为明显的是越南,它将自身定位为中国的替代者,通过诸多措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并且力求在越发复杂的亚洲区域内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举例来说,三星集团下属公司在该国的投资据估计超过了130亿美元。2015年8月,三星显示器公司称将在今后五年对该国追加投资30亿美元,三星电子公司亦有意斥资30亿美元在越南北部建设第二座智能手机厂。

  欠缺运输基础设施和物流配套是一大贸易成本,所以面向公路、铁路和港口的投资始终能够增加贸易带来的经济收益。来自东亚富国,主要是日本和韩国的外国投资,对于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总体上,投资对经济增长(以及后续贸易)最大的加成效应来自于技术投资。

  多方面机制可能影响技术如何增加贸易规模。首先,充足的技术基础设施有助于减少贸易成本,实现长远可持续。学术研究还发现,开发并部署信息通讯技术可以带动国家参与单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从而抓住贸易商机;而且先进的技术还可以加大服务的跨境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将过去无法交易的产业推上交易平台。

  缅甸的这项得分和其它许多指标一样远远落后。然而,技术可以助力缅甸的可持续发展和贸易是显而易见的。“缅甸最令人激动之处就在于,这是真正第一个优先采用移动技术的国家,”仰光咨询公司 Myanmar Capital Advisors 总监 Chris Nolan 说道。“三年内网络覆盖率 从 5% 增加到了 50%,未来四五年可达到 150-160%。实在令人期待。三年前,农村地区的许多人都没见过手机,但如今都会用 Facebook 进行日常互动了。这个国家的很多人都以为 Facebook 就是互联网。

  随着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的贸易加快,在亚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这一方面会越加重要。区域和多边级别的贸易活动会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技术和数据的跨境贸易。在鼓励技术革新方面卓有成效的国家将获得先发优势,确保二十一世纪的“贸易促增长”模式像二十世纪后半叶一样成功且可持续。

  • 4

      投资者正在提高环境标准

      该报告认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在攀登价值链的途中,因为快速工业化而陷入了复杂的困境——一些国家采取了环保意义上不可持续的贸易政策和举措,而这带来了显著甚至严重的后果:包括满天烟雾、森林采伐、水污染和气候变化。

      在此项评分中,大多较贫穷国家都排名靠后,这也表明:一旦国家变得富裕,变成知识推动的经济体,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会简单起来。“应对环境挑战与制造业的服务部门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每件产品的生产都要提高价值、少用资源、减少浪费并提升效率。”APEC 香港商业顾问委员会执行理事 David Dodwell 说道。

      尽管一直以来存在着“污染避难所”假说,即企业会投资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来降低生产成本,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研究的证实。而事实上,许多投资者会在环境和其它方面主动提高标准,因为其在意公司与当地民众的关系以及股东的严格监督。“公司有降低成本的意愿,但我们不可能采纳10或12种不同的标准…… 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进行统一,”来宝集团企业事务主管 Stephen Brown 说。“这样才能将每家公司置于同等的成本结构之下。”

      报告也建议:如果一国希望继续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开展贸易,就必须想办法保存其本土资源,或者开发其它部门和产品来保持竞争力。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必须算作经济政策的考量因素,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尤须如此。而那些资源密集型的欠发达亚洲经济体需要多元化出口,避免出现严重的环境后果以及对原材料的过度依赖,这会阻碍其它产业的发展。如果不这样做,它们就会面临困死在价值链低端的风险。

      绿色物流兴起

      随着国际贸易的繁荣,简单的商品运输产生了更高的环境成本。美国气候与能源方案研究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资料表明,仅全球船运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就占到全球总量的1.5%,且在“照常运营”的条件下,当前的排放量预计将在2050年翻倍。

      由于化石燃料在海运和空运中使用普遍,并且缺乏实际的替代燃料,“绿色物流”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许多企业正朝着这方面努力。以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OOCL)为例: 这家公司发布了一款在线和移动版的碳排放计算器,方便客户掌握供应链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覆盖了70,000多个港口站点的船舶、卡车、支线、驳船和铁路转运。近期的种种改进让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无需手动录入数据便可生成报告,顾客可借此一眼看清目标区域的减排情况。

      “高标准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已成为跨国公司的普遍对策,”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贸易总监Stephen Ng说。“通过主动提供报告的方式,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环保目标。”

      集团企业社会责任经理Angel Li表示,来宝集团同时采取了“减速航行”的办法,也就是通过降低船舶速度来减少排放、节省燃料,用于无需加急送货的原材料运输。“在规划船运和时间期限的过程中,我们密切配合客户,找出改善条件的办法,尽量为双方节省能源、减少费用。”

      尽可能减少物流的碳足迹也是三星电子的一大关注点。三星电子副总裁兼企业可持续管理总监Soo Ha Baik表示,该公司打算从 2012-2014 年起,将产品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量增幅限制在每年2%以内,哪怕产品总重的年增幅达到17%。“我们多选用生物包装的产品来减轻包装总重量,并且相对陆路和航空运输,更多地增加了海运。为了做到‘近海’运输,我们把生产网络拓展到了10个国家的38个厂址,以缩短运输的距离。”

  • 4

    相关产品: